醫藥網8月29日訊 進入2017年下半年,中藥上市企業陸續發布半年報。
中國中藥控股有限公司在近期發布了業績預告,中藥飲片同比去年增長幅度明顯。其中,中藥配方顆粒增長為23.8%,而中藥飲片的增長更是高達4倍。翻開中智藥業2016年年報,可以發現,乘著中藥政策的東風,公司的破壁草本品類在2012-2016年產品上市以來均有所增長,占領了草本養生品類的先機。
政策利好激發了中藥飲片行業的創新,但同時,行業集中度、質量標準等問題依舊尚未得到解決,究竟中藥飲片行業發展如何?隨著《中藥飲片行業發展與監管》調研的進一步開展,圍繞著中藥飲片“行業政策、行業標準、行業監管、企業走訪、行業創新”五個維度,《醫藥經濟報》將推出系列報道,一探中藥飲片行業發展究竟。
2007-2017年中藥飲片政策盤點
政策密集發布
中醫藥產業連連利好,中藥飲片作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再次走進業界和大眾關注的視野。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可知,從2006-2016年,中國中藥飲片的銷售規模保持10%以上的增長率,高居醫藥工業藥物子行業榜首。中藥飲片2016年的銷售收入較上年增長近15%,為醫藥工業各子行業增速最快,占醫藥工業總銷售收入的6.6%。
這一切,離不開近幾年政策方面的支持。
2015年開始,中藥行業真正開始了新一輪的發展。當年4月,《關于印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的通知》發布,其發展目標中提到:要求中藥材種植業綠色發展和相關制造產業轉型升級明顯加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醫藥企業和產品;促進中藥資源可持續發展;加快推動中藥材優良品種篩選和無公害規范種植,健全中藥材行業規范,打造精品中藥材等。
次年,《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和《中醫藥發展“十三五”規劃》相繼出臺,提出要促進中藥工業轉型升級。實施中藥標準化行動計劃,持續推進中藥產業鏈標準體系建設,引領中藥產業整體提質增效,切實保障百姓用藥安全有效。推動建立常用中藥飲片供應保障體系。提升中藥工業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建立綠色高效的中藥先進制造體系。
已經正式實施兩個月有余的《中醫藥法》也從法律層面對中藥飲片做出了扶持,國家保護中藥飲片傳統炮制技術和工藝,支持應用傳統工藝炮制中藥飲片,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展中藥飲片炮制技術研究。根據臨床用藥需要,醫療機構可以憑本醫療機構醫師的處方對中藥飲片進行再加工。
這些政策,均從正面釋放出了扶持中藥飲片行業、建立標準提升規范化生產、以提高行業集中度的信號。
除了以上圍繞著中藥飲片出臺的政策,行業內其他政策也從側面鼓勵了中藥飲片的發展。廣證恒生分析師趙巧敏分析指出,“零加成”政策的施行,醫院為減少損失將增加中藥飲片使用量;其次,降低藥占比、新版醫保目錄調整的過程中,中藥飲片作為化藥、中成藥的替代品受到政策利好。與此同時,2017新版醫保目錄嚴格限制中藥注射劑,中藥飲片作為替代品受積極影響。中藥飲片也正成為推動中藥企業發展的主要業務領域。
政策落到實處
為了貫徹實施《中醫藥法》,做好對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制中藥制劑的備案管理工作,CFDA此前起草了《關于對醫療機構應用傳統工藝配制中藥制劑實施備案管理的公告(征求意見稿)》。同時,不少部門正在開展相關工作,力促飲片行業步入規范運營的軌道。藥典委還組織開展了《全國中藥飲片炮制規范》編制工作。
時間往前推,還有一項舉措值得注意:在國務院印發《關于取消13項國務院部門行政許可事項的決定》中,也明確提出了取消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AP)認證。這意味著中藥產品上游質量控制全部下放給企業,也要求企業能夠建立起一套質量追溯體系來統一監督生產的各個環節。
另外,根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的要求,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中藥飲片除外。多個省市陸續有了自己的細則落地,廣東、云南、贛州、鄭州、哈爾濱等省市均已發文要求公立醫院取消藥品加成,同樣是中藥飲片除外。
這些措施均是在頂層設計政策發布后提出的具體細則,也給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針。有業內人士提到,細則的出臺讓他們看到了決策者的決心,將發展中醫藥真正落到實處。
但中醫藥的政策改革仍任重而道遠。當前,中醫藥發展處在能力提升推進期、健康服務拓展期、參與醫改攻堅期和政策機制完善期,還面臨著中醫藥資源總量仍然不足、基層發展薄弱、中醫中藥發展不協調等問題。
行業整合大勢所趨
在國家政策鼓勵及行業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整合趨勢明顯。一些龍頭企業的市場份額會被拉升。規模小、競爭力弱、創新能力不足、標準不規范等因素,將加速一批中藥飲片的出局。
根據中國財富網的分析,近幾年中藥飲片子行業的銷售增長速度高于醫藥行業的平均水平。2017年第一季度,中藥飲片排行榜(不統計統貨中藥材和中藥飲片)中,草晶華破壁草本為主營業務的中智藥業集團,以4.5%的份額位居榜首,同比增長51%,排名高于第二名康美藥業和第三名同仁堂。
而從源和藥業、中國中藥、紅日藥業、太龍藥業、香雪制藥、康美藥業6家上市公司2016年的報告也可以看出,中藥飲片在各公司的總營收上都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源和藥業的中藥飲片收入甚至達到公司總營收的94.69%。
這一切離不開中藥企業近些年的并購和投資。2015年,中國中藥以83.46億元收購中藥配方顆粒龍頭企業——江陰天江藥業有限公司87%的股權,進軍中藥飲片中的中藥配方顆粒領域。江西宜春市中醫藥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啟動,政府出資6億元作為引導資金,以1∶4的杠桿向社會資本募集資金24億元。廣藥集團投入2億元資金成立了我國首個中醫藥發展國際化基金,用以支持集團旗下名優中藥產品的境外注冊、國際市場開拓和國際化合作等工作。
據了解,國內多家上市藥企紛紛通過設立中藥飲片公司或產品加工基地、收購中藥飲片企業股權、設立中藥飲片并購管理基金等方式涉足中藥飲片,實現提前布局,欲在行業整合升級之后搶占先機。
中國化藥制藥工業協會特邀副會長兼醫藥政策法規專委會主任張自然博士也曾表示,隨著中藥飲片行業監管趨嚴,飲片包裝管理的逐步推行,國家炮制標準的逐步完善以及國家政策、資本和互聯網的驅動,行業內并購重組的加快,中藥飲片行業小、散、亂的局面將逐步改觀,市場集中度將不斷提高。另一方面,不取消加成、不計算藥占比及報銷比例的不斷提高等,都將促進中藥飲片行業的發展速度繼續領先整個醫藥行業。此外,新型中藥飲片不斷涌現,中藥配方顆粒的發展尤為搶眼。
中藥配方顆粒破局
政策紅利迸發的市場機遇,也將帶來一輪技術革新。相比傳統的中藥飲片,配方顆粒的盈利能力更強,且較中成藥生產周期更短。而《中藥配方顆粒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出臺,釋放出的信號讓更多的企業能夠有機會參與到其中,讓中藥配方顆粒的市場版圖得以擴大。
目前,我國配方顆粒市場呈現規模小、增速快的特點。2016年國內市場規模104億元左右,同比增速約30%,但在飲片市場的份額僅為6%,其主要原因是需求端受限于二級以上的中醫院和未在全國范圍內實現醫保覆蓋。相比日韓和中國臺灣等地,配方顆粒市場占比約60%且均實現醫保覆蓋,我國配方顆粒市場提升空間巨大。未來政策放開下,醫保也將在全國逐步推進,預計2020 年飲片市場占有率超10%,市場規模將超400億元。
渤海證券分析師任憲功指出,《中藥配方顆粒管理辦法》放開政策限制是必然趨勢。經過多年技術積累,試點企業生產配方顆粒工藝已成熟,品種儲備均在500 種以上。相比生產工藝已趨成熟,大多試點企業市場僅覆蓋少數省市地區,市場仍處拓展期,所以大多試點企業仍積極拓建產能,在政策逐步放開過程中,鞏固市場地位。此外,多家上市藥企已開始布局中藥配方顆粒,等待行業準入政策放開。
除6家國家試點企業外,各省市配方顆粒試點工作也在陸續開展。目前已獲批的省內試點生產企業主要有力源藥業(吉林)、濟人藥業(安徽)、神威藥業(河北)和康美藥業(廣東)等。此外,浙江、江西、黑龍江、湖北等省份以科學研究的名義將中藥配方顆粒納入省發展規劃,公開進行研發性試點工作。有業內人士認為,政策放開后行業新進入者有望率先占領省內市場。
中藥配方顆粒還具備不納入集中采購、不取消加成、不計入公立醫院藥占比等政策上的優勢,所以也頗受市場青睞。當然,由于成分復雜,每一味中藥材從質量控制、生產工藝和過程控制、終端控制等都存在著巨大差異,各地標準不一,如何形成統一的行業標準目前還需要進一步磨合。
破壁草本市場熱銷
在中藥配方顆粒之后,又一新的技術興起,以破壁飲片、超微飲片為代表的新型飲片更呈生機勃勃之勢。在近期召開的某大型會議上,中智藥業副總經理曹曉俊顯得尤為忙碌,“養生吧”的展位上,參觀人員從未間斷。短短一年的時間,他們的新型飲片草晶華破壁草本便陸續為大眾所熟知。
相比傳統飲片,新型飲片顯然更能適應消費者安全、便捷、多樣化的應用需求。以破壁飲片為例,其是將符合《中國藥典》要求并具有細胞結構的中藥飲片,經過現代破壁粉碎技術加工至D90<45μm粉體,加水或不同濃度的乙醇粘合成型,制成30~100目的原飲片全成分的均勻干燥顆粒狀飲片。
由于破壁飲片具有更好吸收、服用便捷的品類特性,在藥用領域將逐步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日用領域也將廣泛應用于各種養生保健、藥膳煲湯等。
今年以來,老百姓大藥房、海王星辰健康藥房等連鎖巨頭以及網上銷售平臺健客網,先后簽訂了“草晶華破壁草本”合作大單,總額超過5億元。據中智藥業提供的數據,2017年1-3月,破壁草本銷售總量TOP 10的連鎖,包括老百姓大藥房、海王星辰健康藥房、鴻翔一心堂、益豐大藥房、東莞國藥等巨頭,同比2016年10家連鎖的數據,平均增長達到211.7%。事實上,領先合作的連鎖藥店,均已在破壁飲片品類銷售上嘗到了甜頭。
這是技術升級帶來的利好。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所長陳士林此前也提到,用現代科學技術開發中藥飲片是一個很好的方向。中醫藥最主要的載體就是中成藥和中藥飲片。中藥飲片市場非常有潛力,擁有很好的產業資源,也具有創新性的科技資源。
然而,科學創新更需要謹慎,從破壁飲片的產業鏈建設來看,要采取一系列創新舉措。嚴格管控中藥飲片從地頭田間到水杯的整個過程,建立全流程品質管控體系。據了解,目前中智藥業已累計投入1.5億元,建起國家唯一一個中藥破壁飲片技術與應用重點研究室,打造中藥產業鏈的全程監控平臺,推動中藥飲片走向“咖啡式”新型養生方式并成為社會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