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網9月13日訊 隨著國內超聲龍頭不斷推出新款高端設備,曾被視為“禁區”的三級醫院通道逐漸破冰。
日前,開立醫療發布2017年半年度報告,公司1-6月營業收入4.24億元,同比上升64.05%,實現歸母凈利潤7365萬元,同比上升120.62%。
開立醫療方面表示,得益于去年高端彩超S50推向市場,高毛利產品增速超過600%。相較低端產品,S50毛利高出10%-15%,隨著產品不斷放量和占比提升,彩超毛利率由去年底的68.97%上升至71.69%。
開立醫療成立于2002年,2014年底完成股改,2017年4月6日登陸創業板。其主營業務為臨床醫療設備的研發和制造,產品涵蓋超聲診斷系統、電子內鏡系統、體外診斷系統,在超聲診斷領域,產品幾乎覆蓋所有適合超聲影像診斷的醫療領域。
部分醫療機構及券商認為,除超高端市場外,國產超聲設備的進口替代進程將加速推進。
毛利率提升
近年來,隨著研發不斷進步,超聲產品的毛利率進一步提升。
“超聲的核心技術在于超聲探頭的性能。在臨床中,不同場景需要的超聲探頭不盡相同,對檢測范圍、靈敏度、清晰度的要求也存在差異。”武漢一三甲醫院彩超診療室負責人認為,探頭是否滿足臨床需要,是國產和進口品牌的差距所在。
開立醫療招股說明書顯示,此前公司開發并獲批的S50,在圖像清晰度上基本達到高清標準,可以滿足臨床科室90%以上需求。因其擁有多種類探頭。其中單晶探頭基本達到超聲三巨頭通用電氣、飛利浦、西門子的工藝水平。
技術突破顯現在了毛利率一端。公開數據顯示,開立醫療超聲產品毛利率從2012年的57.9%提升至2016年65.0%,S50問世后,2017年中報彩超毛利率提升至69.2%。
競爭對手邁瑞醫療的做法是,將2013年收購的海外企業Zonare的生產環節逐步轉移至中國總部,以此降低成本。其2014年至2016年的醫學影像類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65.06%、65.27%、68.54%。
對此,天風證券醫藥行業研究團隊在研報中表示,開立醫療的S50與邁瑞的DC-8/R7同屬中高端產品,是進口替代最主要的戰場。終端市場主要包括鄉鎮醫院、民營醫院、三甲醫院中的“干活機”等,這部分客戶臨床需求大,對機器價格敏感性高,因比同檔次進口儀器價格低20%-30%,故獲得市場廣泛認可。
國產品牌市場巨大
國產超聲設備未來的成長空間仍舊巨大。
IHS統計,2014年全球醫用超聲診斷設備市場規模為62億美元左右,預計2019年達到74億美元。中國的增速更快,2014年,中國超聲診斷設備市場達69億元,預計2019年可達91億元。
“超聲診斷設備起初一直被國外品牌壟斷,通用、飛利浦、西門子幾乎占據全部市場份額。”上述彩超診療室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2004年第一臺國產彩超面世開始,經過十幾年發展,國內彩超逐步從中低端向高端市場邁進,“開立、邁瑞等國產廠商近幾年陸續研發出中高端產品,擠壓了進口品牌的市場空間,目前進口品牌市場份額已下降至70%”。
作為國內超聲產品兩大龍頭,邁瑞和開立在過去幾年里經歷了穩速增長期。邁瑞醫療招股說明書顯示,醫學影像類產品收入2014年至2016年分別為219987.41萬元、223094.21萬元、235433.93萬元。開立醫療2012-2016年彩超產品平均占比為82.2%,主營業務收入從2012年的4.84億元增長到2016年的7.19億元,年復合增長率10.4%。
一升一降之間,行業技術壁壘逐步推倒,國產品牌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
“自2016年開始,超聲國產龍頭的增長顯著超過進口品牌的增長,也超出行業平均增長。”上述天風證券研報認為,隨著控費不斷執行,國產設備以優異性價比逐步擠占進口品牌份額,尤其是在走量的設備上,具有很大競爭優勢。
差異化競爭
“一方面,中國超聲市場客戶是各大醫院及醫療機構,獨特的醫院分級制度造成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另一方面,在超高端彩超市場,國內彩超廠商與進口企業還有較大差距。”上述彩超診療室負責人表示,在兩方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產彩超與進口產品形成了差異化競爭格局。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三級醫院收入高,醫療經費充足,因此成為進口超聲產品的主要銷售渠道。而國產超聲儀相對廉價,進口替代對象主要是高等級醫院和低等級醫院,中等級別的醫院更愿意采購進口貨,因其操作更簡便,也更加耐用。
現階段國產設備與進口高端機型仍然存在差距,具體體現在算法、材料、臨床認知等細節的深度優化上。“進口高端機型能夠輔助醫生完成一些基本的功能診斷及數據分析,比如超高端心臟彩超除了可完成二維成像外,還能在此基礎上分析心肌運動、心臟的梗死狀態、心肌功能的衰退等機理。”上述彩超診療室負責人表示,三甲醫院需承擔部分科研任務,往往對機型精度要求更高,因此進口高端機型成為首選。
天風證券研報認為,超聲醫療器械領域的進口替代趨勢不可逆,只是時間長短問題,這取決于臨床醫學的發展、對需求的認識和積累、配套設備和企業的發展、工業水平等因素。未來國產品牌還將繼續搶占進口市場份額,進口品牌僅能保留超高端的和特定超聲檢測市場,滿足醫生科研和臨床的特定需求,其他市場份額有望被優秀國產品牌取代。
|